国产精品一线天在线观看_国产人妻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在线观看一区_91香蕉影院_国产精品 视频一区 视频二区_av中文字幕一区

歡迎您訪問“盤錦鑫安源化學工業有限公司” 返回首頁

全球煉油新格局及油品貿易發展趨勢

發布日期:2015-06-29 預覽次數:

進入21世紀,國際油價高企,加之技術進步,催生了美國頁巖油氣革命。20002013年美國頁巖油增產約1.3億噸,同時帶來天然氣液和凝析油產量的迅速增長,使其煉油與石化產業重獲生機,石油產品由凈進口轉為凈出口,對全球貿易格局產生重大影響。與此同時,中東地區憑借原油資源和成本優勢,掀起石油化工項目建設熱潮;印度煉油規模大,也已成為世界成品油出口基地之一。

拉美、非洲等地區煉化發展速度放慢,甚至萎縮,而地區油品消費快速增長,缺口不斷擴大。未來,受到美國和中東地區成品油出口增加的影響,亞太地區過剩的成品油將被擠壓在區域內平衡為主,這將對中國的成品油出口構成挑戰。

    1 全球煉油工業格局悄然改變

整體上看,全球煉油能力平穩增長。20002014年全球煉油能力從42.1億噸/年增長到47.3億噸/年,年均增長率為0.8%,平均每年凈增約2650萬噸/年。未來石油需求的增長將繼續帶動煉油能力的上升,預計2025年全球能力將增至50.4億噸/年,20142025年年均增長率為0.6%。分地區來看,煉油能力的發展并不平衡,亞太、北美和歐洲三大煉油中心呈現差異化發展態勢,中東將成為煉油能力快速增長的新星,參見下圖。

1.1 亞太地區

亞太地區煉油能力由2000年的11.1億噸/年增長到2014年的15.3億噸/年,占全球的比重由26%上升到32%,能力增長主要受到中國和印度的需求增長所帶動,成為全球煉油中心東移的標志。

金融危機以前,亞太地區煉油商加工毛利豐厚,但持續新增的煉油能力可能使這種狀況發生逆轉。在市場供過于求的局面下,亞太地區煉油業的發展空間正變得愈加狹窄,煉油商的利潤空間因此受到擠壓。20002008年新加坡地區煉油毛利率平均為12.0%20092014年平均為6.5%,下滑近一半。

除了中國以外,亞太地區煉油能力顯著增加的是印度。在經濟增長及能源政策的積極影響下,印度煉油工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00年煉油能力僅1.2億噸/年,2014年增加到約2.3億噸/年,已經超過日本,位居亞洲第二。

目前國有企業主要有印度國家石油公司、巴拉特石油公司、印度斯坦石油公司和金奈石油公司等7家,生產能力占全國的55.2%;私有企業主要有信實工業公司(其下屬賈姆訥格爾煉油廠的煉油能力達到6 200萬噸/年,是全球最大的煉化一體化企業之一)和埃薩石油公司2家,能力占全國的44.8%。預計2020年印度的煉油能力將增加至2.6億噸/年,2030年將達到3億噸/年左右,見下表。

由于日本國內石油產品需求量不斷下降,日本政府一直在鼓勵煉油企業削減煉油能力。日本經濟產業省已經要求其國內煉油商在20143月底前將渣油裂解/原油蒸餾能力比例提高至13%或更高,最終目標是接近西歐國家的19.5%2014年日本煉油能力比1998年高峰時減少了近5000萬噸/年。煉油產能大幅削減促使日本煉油利潤走強。

預計到2020年,日本還有大約1 500萬噸/年的產能將被關閉。2000年以來,韓國、新加坡和中國臺灣省等地明顯放緩了煉油能力的擴張,主要原因也是石油需求增長緩慢,煉油廠主要以升級改造為主,生產高附加值產品。未來中國臺灣省高雄煉廠也將面臨關閉。

亞太其他地區煉油能力有增有減。其中,繼2012年底殼牌在悉尼的克萊德煉廠關閉后,加德士在悉尼的克內爾煉油廠也于201410月關閉,BP公司宣布將在2015年年中之前關閉在布里斯班的布爾沃煉油廠,澳大利亞的煉油能力一直在緩步下降。而馬來西亞、文萊、巴基斯坦、泰國和越南則有望擴張其煉油能力,到2020年能力增量有望達到3000萬噸/年左右。

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的煉化一體化項目因受到土地、成本等制約,進度已落后于計劃,預計在2019年底完成。越南宜山千萬噸煉化廠推遲到201310月才開工建設,預計2018年投產。文萊恒逸石化大摩拉島石化煉油廠完工時間預計從2016年底延遲至2018年。

整體來看,未來10年亞太地區煉油能力仍有增長,但是增速比前10年明顯放緩,該地區煉油能力占全球的比重將維持在32%左右。

1.2 北美地區

北美地區石油需求已經飽和,并有所下滑,但是2008年以來,頁巖油氣革命為北美(特別是美國)煉油廠提供了廉價的原料。20002008年美國石油(包括常規原油、頁巖油、凝析油和天然氣液)產量處于下降態勢,2008年達3.06億噸的低點。2008年以后,由于頁巖油產量快速增長,2013年美國石油總產量快速上升到4.47億噸。因此北美地區煉油能力不但沒有下降(見下表),反而由2000年的9.3億噸/年增長到2014年的9.9億噸/年,占全球的比重由22%略降至21%。該地區煉油廠產品開始轉向出口。

得益于低廉的頁巖油供應,20002008年美灣地區理論煉油毛利率平均為8.4%20092014年平均為13.1%,成為全球最有煉油競爭力的地區。

美國常規原油產量繼續小幅下降,但20182020年頁巖油產量將達到頂峰,凝析油和天然氣液繼續小幅增長。整體來看,2020年美國石油總產量將增加到5.45億噸左右,2030年小幅下降到5.10億噸左右。美國煉油能力的變化主要取決于出口能力和市場空間,預計到2020年增長約3000萬噸/年,參見下表;2025年以后可能出現小幅下降,大致維持在9.19.2億噸/年。

1.3 歐洲地區

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是歐洲,近年來歐元區經濟普遍蕭條,受來自亞洲、中東、俄羅斯和美國成品油進口增加和2008年以來歐洲成品油需求下降14%的影響,煉油毛利不斷下滑,金融危機以后關閉煉油廠約20個,煉油能力由2000年的8.4億噸/年下降到2014年的7.8億噸/年,在全球的占比由20%下降到16%

法國關停的煉油能力最多。2014年法國煉油業整體虧損78億歐元,今后幾年將繼續關停現有煉油能力的30%,法國煉油廠的關停也與汽柴油供需不平衡有關。意大利也將繼續關停煉油廠,過去6年煉油能力已縮減10%。

20002008年西北歐煉油毛利率平均為8.4%20092014年為4.4%。從全球看,很多因素令歐洲的煉油業前景不容樂觀。中東新建煉油廠將逐步投產,美國煉油廠競爭力進一步提升。因此,未來歐洲仍將繼續關停部分煉油廠。

1.4 中東地區

中東地區受市場需求增長和相關政策鼓勵的影響,其煉油工業得以快速發展,煉油能力由2000年的3.3億噸/年增長到2014年的4.4億噸/年,在全球占的比重由8%增長到9%

中東各國發展煉油業的初衷并不相同,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阿聯酋希望維持或加強其石油產品出口國的地位,而伊朗和伊拉克則專注于滿足國內需求。

其中,沙特是中東地區最大的產油國,目前也是該地區最大的煉油商。其煉油能力增長經歷了三個階段:

19902002年煉油能力整體保持在8000萬噸/年左右,其中2002年位于沙特西海岸的拉比格煉油廠的加工能力由1625萬噸/年擴至1925萬噸/年,使得沙特煉油能力小幅增長至9020萬噸/年;

2003年位于沙特東海岸的拉斯塔努拉煉油廠新建了一套1125萬噸/年的凝析油分餾裝置,沙特國內煉油能力躍上1億噸/年的平臺;

2013年沙特阿美石油公司與法國道達爾公司合資的朱拜勒2000萬噸/年煉油廠投產,2014年沙特阿美與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合資的延布2000萬噸/年煉油廠投產,至此沙特煉油能力已達1.47億噸/年。

中東地區正在謀求由單一的資源出口轉向下游加工,大力發展石油化工產業,預計2030年煉油能力將超過6.5億噸/年,盡管部分煉油建設項目有可能延遲或取消。中東地區正在成為全球重要的煉油中心之一,參見下表。

綜觀全球煉油格局變化的新趨勢,北海沿岸、地中海沿岸和韓國蔚山、新加坡裕廊島等地區的出口型煉油廠將面臨煉油能力下降或維持的態勢;美國墨西哥灣、中東紅海沿岸、波斯灣沿岸、印度西海岸和中國東南沿海等地區的出口型煉油廠將面臨出口地位提高或穩定的態勢(見下圖)。未來全球成品油流向將取決于煉油廠競爭力的變化情況。

    2 全球成品油貿易呈現新特征

2.1 石油貿易格局繼續深刻調整

全球石油貿易的重心正在從原油轉移為成品油。2007年以來原油貿易量趨降,成品油貿易增速繼續快于原油貿易。2013年全球原油貿易量同比下降2.3%,為3772萬桶/日。成品油貿易量達1876萬桶/日,同比增幅達12.2%20002005年全球原油貿易量是油品貿易量的3.03.5倍,2013年已經下降至2倍,見下圖。其主要原因一是美國頁巖油氣革命后,北美煉油廠從中東等地進口原油減少,二是亞太和北美地區油品大量過剩出口。

在下一個十年,就增長速度而言,全球成品油貿易將持續超過原油貿易。中東地區煉油能力繼續擴張,其油品也將加入大量出口行列。全球成品油貿易將從傳統的短途航運,諸如從加勒比海煉油廠運往美國東海岸,以及從荷蘭煉油中心運往歐洲其他地區,轉移為包括從沙特和印度運往亞洲和非洲的長距離運輸等。

 

2.2 成品油貿易流向發生變化

各地區成品油供需不平衡和結構差異是貿易流向基礎。如下圖所示,20002013年亞太和北美地區由凈進口轉為凈出口,拉美和中東地區由凈出口轉為凈進口。總體上看,2013年亞太地區成品油過剩約6000萬噸,北美地區過剩約4900萬噸(含生物燃料),前蘇聯過剩約4100萬噸;非洲地區和拉美地區均缺口約5700萬噸,中東地區缺口約1200萬噸。

分品種來看,2013年歐洲過剩汽油主要流向北美、拉美、非洲和中東等地區;北美汽油平衡表現為大進大出,一方面由于歷史原因,仍然從歐洲進口部分高質量的汽油調和組分,另一方面逐漸加大向拉美地區出口質量標準相對較低的汽油產品;亞太地區少量過剩的汽油主要出口到中東和非洲,見下圖。

2013年,北美、亞太和前蘇聯地區過剩的柴油主要流向拉美、歐洲、非洲和中東地區。拉美地區柴油缺口主要由北美來補充;歐洲柴油缺口主要由北美、亞太和前蘇聯地區補充;中東地區柴油缺口主要是亞太地區資源補充;非洲地區柴油缺口主要由亞太地區資源補充,見下圖。

世界煤油主要流向相對簡單,亞太地區過剩煤油流向歐洲和非洲,北美少量過剩煤油主要流向歐洲,其他地區供需大體平衡,見下圖。

未來北美、中東將成為主要成品油出口地區,非洲和拉美是成品油主要進口地區,亞太和前蘇聯地區供應過剩量將明顯縮小。預計,到2020年北美地區成品油過剩量將增加到約7300萬噸(含生物燃料),中東地區由缺口轉為過剩約3 200萬噸,前蘇聯和亞太地區過剩量均減少到約3000萬噸;非洲缺口量擴大到約7000萬噸,拉美缺口量略有縮小至約4800萬噸,歐洲地區由基本平衡轉為缺口1900萬噸,參見下圖。

從貿易流向變化來看,歐洲仍然是最大的汽油輸出地,北美和中東將參與非洲和拉美汽油市場的競爭。北美和中東過剩的柴油主要輸往拉美、非洲和歐洲;亞太地區過剩柴油由于受到中東產能增加的影響,將趨于區域內部平衡。中東將成為亞太地區爭奪歐洲和非洲煤油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

 

2.3 美國、印度和中東地區將成為重要的出口基地

1)美國成品油市場已經由凈進口轉為凈出口,未來過剩產品仍主要流向拉美,對中國直接影響不大。

2000年美國成品油消費6.3億噸,產量5.9億噸,凈進口3530萬噸;2013年成品油消費量仍為6.3億噸,但產量上升至約6.8億噸,凈出口約4700萬噸。20002013年美國成品油供應增量高達8 200萬噸,供應增量主要來自煉油廠輕油收率提高和生物燃料的增長。與2000年相比,2013年原油加工量僅增加1 000萬噸(達到7.63億噸),而輕油收率由78%提高到84.6%,導致產量增加5600萬噸;同時,生物燃料增加2 600萬噸。

2000年美國汽油進口量約2 200萬噸(主要來自:拉美33%、歐洲39%、加拿大18%,其余來自亞太、中東和前蘇聯地區);到2013年轉為有進有出,其中出口約1 700萬噸,99%流向拉美;進口約2 000萬噸,主要來自歐洲、亞太和中東等地。2000年美國柴油進口約700萬噸(主要來自:拉美28%、加拿大65%,其余是中東、非洲和前蘇聯);到2013年轉為凈出口,除從加拿大進口約400萬噸外,出口量高達5 000萬噸(其中拉美60%、歐洲40%)。

美國汽柴油供需格局變化,主要影響拉美,近幾年拉美地區煉油能力基本沒有增加,其成品油需求增量主要由美國資源填補,同時拉美需求中來自歐洲等地區的資源被擠壓;其次,歐洲、前蘇聯、中東、亞太等地的汽油資源部分退出美國市場;此外,由于美國柴油出口到歐洲,對歐洲及其他地區煉油也產生影響。

未來,美國成品油需求總體處于6億噸左右的平臺期,2020年以后將緩慢下降。資源供應仍將逐年增加,總體上供應過剩呈擴大趨勢, 2020年過剩約7 200萬噸,2030年過剩量約9300萬噸。美國汽油出口將逐漸增多,90%以上流向拉美,來自歐洲、亞太、中東等地區的進口將進一步減少;柴油出口將繼續上升,主要目標市場仍然是拉美、歐洲和非洲,預計2030年出口拉美的份額保持在60%以上,出口歐洲的份額將由2013年的43%下降至20%,出口非洲的份額將從1%增長至20%。美國成品油出口貿易的變化對中國直接影響不大。

2)印度已成為亞太地區成品油主要出口國之一,未來過剩油品主要在區域內部消化。

由于煉油能力的快速擴張,2013年印度成品油產量達1.5億噸,較2000年增加9 000萬噸;2013年國內成品油需求9 800萬噸,較2000年增加3 600萬噸。成品油供需由缺口300萬噸轉為過剩4 700萬噸(其中汽油1 400萬噸、煤油600萬噸、柴油2700萬噸)。

目前印度成品油進出口有多元化的特點。其中,2000年印度汽油少量過剩,主要出口中東;2013年汽油出口約1 400萬噸,去往亞太42%、中東28%、北美12%,其余去往非洲和拉美。2000年印度柴油基本供需平衡,2013年出口增加至2 700萬噸,去往亞太23%、中東22%,其余主要去往拉美和非洲。2000年印度煤油凈進口200萬噸,全部來自亞太,到2013年出口增加至600萬噸,去往歐洲58%、非洲26%,少量出口亞太。

由于印度出口型煉油廠的單套裝置規模大,其競爭力相對較高。預計,未來印度成品油需求年均增速將穩定在3.2%左右,2020年達到1.22億噸左右,屆時產量預計為1.68億噸,出口量約4 600萬噸,將較2013年小幅下降,到2030年可能將繼續持續該趨勢。受到中東和美國出口非洲、拉美和歐洲增多的擠壓,未來印度成品油出口流向主要向亞太集中,汽油和柴油出口將會逐步退出中東市場。

3)目前中東地區成品油市場存在結構性短缺,未來中東煉油業的崛起將對全球成品油貿易產生重要影響。

20002013年中東地區成品油消費增長8 200萬噸,總量達2億噸左右;成品油從2000年過剩約3400萬噸轉為2013年短缺約1 200萬噸。2000年中東地區汽油供需大致平衡,到2013年汽油凈進口量約1 600萬噸,主要來源為亞太50%、歐洲40%,其余來自前蘇聯。2000年中東地區柴油出口2 300萬噸,其中流向亞太55%、非洲40%;到2013年轉為凈進口,少量出口,進口約1 460萬噸,主要來源為亞太56%、前蘇聯36%2000年中東地區煤油出口約1 500萬噸,2013年出口量增加至1860萬噸,主要目標市場是歐洲。

未來中東地區煉油能力還將持續增長。預計2020年該地區成品油產量達2.7億噸,2030年達3.4億噸,而成品油需求年均增速從過去10年的4%放緩到2.5%以下,地區供需將可能由凈進口重新成為凈出口。到2020年成品油過剩約3 200萬噸,航煤過剩進一步增加,汽油仍將有少量缺口,柴油由進口轉為出口。到2030年該地區成品油將全面過剩6 700萬噸。其成品油出口目標市場主要是非洲和歐洲,汽油絕大部分出口非洲地區,煤油除出口到歐洲外,將轉向非洲和亞太,柴油絕大部分出口至歐洲,少量出口至非洲;由于汽柴油產量增加,將使現有亞太進入中東的市場份額被擠壓。

    3 結論和啟示

未來510年,世界經濟復蘇緩慢,煉油能力增速將放緩,煉油工業格局也將發生變化。美國煉油工業借助頁巖油產量增長契機繼續擴能;中東盡管一些項目延期,煉油能力仍將快速增長;印度實施煉油廠規模大型化,今后的能力增長略有放緩;歐洲、澳大利亞、日本等地區的煉油工業則處于重組和調整階段。

由于美國頁巖油和中東原油的低成本優勢,這兩個地區成品油出口量將持續上升,主要目標市場是拉美和非洲地區;亞洲地區受到間接影響,傳統出口市場空間受到擠壓,可供出口量下滑。

以往,中國成品油生產主要是滿足國內需求,出口量對亞太市場供需影響不大。 近年來,中國成品油出口增加到1 600萬噸以上,汽油出口全部在亞太市場,柴油出口大部分集中在亞太市場,航煤則有進有出,出口量略大于進口量。如前所述,2020年亞太向區域外出口空間將被擠壓,由2013年的6 000萬噸降至3 000萬噸左右。同樣,中國出口成品油的競爭壓力增加。周邊國家和地區成品油供需將逐漸趨向于區域內平衡,印度、日、韓、新和中國將成為亞太市場競爭的主體。

中國煉油工業將面臨出口空間有限、需求結構變化、產品質量升級、環保壓力加大等多重挑戰,生產商不應該再一味追求擴大能力,加快煉油結構調整勢在必行,貿易商也要根據全球貿易變化的新趨勢,積極參與其中。(原載《當代石油石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视频 | 99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夜夜嗨 | 日韩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官网 | 毛片久久久久 | 日本后进式动态在线视频 | 亚洲最新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孩CAO大人XXXX | 久久久久久久一区 | 国产精品99视频 | 国产91白丝在线播放 | 精品偷拍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 中文字幕久精品免 | 久久午夜一区 | 精品在线视频亚洲小说 |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9一区9 | 日韩久久久久久久久 | 外国一级黄色大片 | 97爱爱视频 | 久久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 想看黄色一级片 | 亚洲午夜久久 | 国产人成亚洲第一网站在线播放 | 一区二区视频在线看 | FREE性玩弄少妇HD性老妇 | 91爱国产 | 久久影院九九被窝爽爽 | 国产亚洲久一区二区 | 国产00高中生在线无套进入 | 日韩精品一二三 | 东京热亚洲精品中文一区 | 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在线暖暖韩国 | 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影片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宅男 |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 | 久久精品国语对话 | 啄木鸟在线观看 | 一级久久久久久 | 国产成人精品999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毛片 | 欧美视屏一区二区 | 玖玖天堂 |